股票配资公司的风险 锚定“地产+”,房企夯实底盘迈向新拐点

发布日期:2024-12-24 22:31    点击次数:184

股票配资公司的风险 锚定“地产+”,房企夯实底盘迈向新拐点

受消息提振,自动驾驶概念股近日有所活跃股票配资公司的风险,其中,“前连板牛”浙江世宝近日人气大增,截至今日(7月5日)收盘,其已连获4个涨停,股价也刷新近一年以来新高。据悉,浙江世宝主营汽车转向系统产品,公司此前于去年6月中旬掀起“狂飙”行情,至同年6月下旬的12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近197.5%,期间一度连续获10个涨停板,成为当时的一大人气热股。

随着几台挖机驶入场地,龙湖和金地合作的某项目配建的天街商业日前正式动工,这也是广州首座龙湖天街。在房地产业,以打造和培育特色商业街区来激发城市新活力,成为部分龙头企业推进项目转型提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尝试。

在一些重点城市,仅龙湖一家运营的商场就有上百座,为数千商业品牌找到了新的栖息地和梦想舞台。这是城市新发展理念与企业新发展模式的碰撞和融合。

南方+记者调查发现,除了龙湖以外,万科、华润、新世界、万达、新城等百强房企,近年均在借势“地产+”开拓新赛道,纷纷探索轻资产与重资产并重的综合运营服务模式,同时在文旅、养老、科技、体育和工业等特色地产方面加速抢滩。

向轻:头部房企轻资产转型成效显著

某段时间,新房市场体量迅速收缩。在销售额见顶、利润率受限的市场背景下,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成为规模房企共识。在新形势倒逼下,有的房企被动转型应战,也有房企未雨绸缪,在市场调整前就开启战略转型,随着新开拓的赛道日益增多、齐头并进,有的企业甚至已提出“第三曲线”的说法。

今年上半年,华润置地经常性收入被发现已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了9%,为整个企业贡献了超五成的核心净利润,且首次超过开发销售型业务。

但也有同行认为,自持商业物业还是太重了。于是,把重资产变轻以及直接拓展轻资产业务,逐步成为龙头企业锚定为未来竞争格局的重点。有房企决心很大,比如美的置业和华远地产,就“壮士断腕”,直接宣布剥离了房地产开发业务,以更好聚焦轻资产业务。

不过,直接剥离开发业务或许过于“激进”,更多房企倾向于探索如何“化重为轻”。一方面,房企借道公募REITs试点持续深入等多种手段,试图让“大船”变“轻舟”。比如华润置地已经构建商业、有巢双REITs平台,不动产“投融建管退”资本循环更加畅通;万科在半年报中透露,实现多赛道REITs突破,商业REITs完成上市,物流、租赁住宅REITs也已进入申报过程。

另一方面,记者观察发现,万达、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绿城中国、龙湖、万科等房企,在商业、物业服务、代建等轻资产赛道上已持续发力多年,通过小股操盘以及输出商业IP品牌等轻资产化路径突围。比如,截至2024年上半年,华润万象生活期内管理的在营购物中心108座,其中重奢购物中心13座。绿城中国子集团绿城管理已经成为“代建一哥”,2024年上半年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7.8%。

龙头房企商管公司在全国大举“圈地”的同时,一些商管企业以轻资产模式输出的项目却屡屡被传出摘牌。比如今年9月昆明大悦城摘牌;自对赌协议失败以后,至少有8个万达广场回归原开发商手上……有企业高管向记者坦言,轻资产项目退出委托管理合作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不外乎经营业绩不达标、业主优化品牌资产组合、合约到期不续,业主方接手经营等原因。

回顾轻资产商业走过的这些路,与地产主业“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似乎已难以为继,通过洗牌来重塑竞争力在所难免。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10月份,至少有16个购物中心因与运营团队解约而“摘牌”,轻资产模式发展至今,龙头商管企业强者恒强,新玩家不断入局。有业内人士称,轻资产运营更应关注质量与创新,提升项目盈利水平是关键。

向实:产业地产为构建新发展开拓新蓝海

另一边,2024冰雪旅游正“热辣滚烫”登场。据旅游平台数据显示,11月以来,全国冰雪游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三成,为迎接24-25新雪季,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早早就进行了焕新,比如增设雪道灯光灯杆130个,实现了夜场初、中、高级雪道灯光全覆盖等。

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是由万达集团、泛海集团等六家企业联合投资230亿元,共同打造的世界级度假新品牌。同时,万科、融创在国内冰雪项目上同样有诸多“大手笔”投资,且成果显著。在“地产+”模式的探索中,特色地产成为房企转型升级的重要赛道。文旅地产、科技地产、养老地产、教育地产等新兴领域,正逐渐成为房企寻求增量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文旅地产作为“地产+”模式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受到房企的重点布局。例如,华侨城集团通过打造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将文旅与地产深度融合。截至2023年,华侨城旗下的欢乐谷、旅游小镇等项目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华侨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文旅地产为城市带来经济活力,也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今年3月,广州足球公园全面动工,规划以体育为主题,打造集居住、产办、文旅于一体的体育+文商旅住综合体。

养老地产也成为房企探索的重要方向。万科集团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出了“万科·随园”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康复护理等一站式服务。在广州,万科在养老领域已经布局多年,旗下养老项目通过智能设备监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定制化的养老方案。

产城综合体则是比较有考验的赛道,但是仍有部分实力房企涉足。在广州南沙,越秀地产打造的天悦云啟项目,就是一个集住宅、商业、产业园区等多重业态于一体的产城综合体。项目打造的越秀iPARK粤港智谷,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80家企业进驻。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正在进入产业地产领域,比如美的、海尔、安踏等。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通过对产业地产领域最活跃的TOP100机构的监测发现实体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占比已经超过了30%,未来这个占比还将继续提升。

此外,还有物流地产、工业地产等细分赛道也在不断升温。此前南方日报和南方产业智库推出的“新质空间”系列调研文章亦揭示,特色地产的核心在于与产业深度融合,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房企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资源优势,打造具有辨识度和竞争力的特色地产项目,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向新:城市更新打开存量时代市场空间

继去年引入湖南建投进行合作之后,号称广州市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沥滘城中村项目迎来新合作伙伴。近日,珠光集团与央企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信城市开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共同推进广州市海珠区沥滘城中村改造项目后续开发建设。

今年以来,广州在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方面积极行动。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广州52个按照“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新模式推进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22个项目已开工,加上11月30日集中动工的白云区三元里村、荔湾区坑口村等12个项目,全市已有34个项目实现开工,安置房开工建设4.2万套。52个项目整体改造完成后,可惠及村民10.8万户。

不仅广州,当前各个城市的城市更新正快速大规模展开。房企凭借专业的开发和运营能力,正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为老旧城区焕发新生机提供支撑。广州的永庆坊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016年,万科对永庆坊开始微改造,并负责后续的建设工程、产业导入、物业服务等,项目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对在地建筑进行修缮、整饰、活化,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恩宁路地块的历史环境要素,成为广州热门打卡地。

老城区亟需化焕发新生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则指向智慧城市,房地产企业在这一领域同样大有可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将迎来广阔市场空间,包括智能交通、智慧社区等领域。

目前,房企在智慧社区上的探索更多是通过旗下物企来实现。比如万物云研发灵石给社区装上“大脑”508项作业内容均可转换为工单,再通过“飞鸽”系统转交现场或远程员工交付。“黑猫系列”通行设备,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住户提供快速无感式通行服务。“凤梨一号”自助设备,具备装修备案、房屋过户、门禁卡申请、充值缴纳等超过20项小区内常见的业务,7*24小时解决住户的日常业务需求。

种种迹象表明,“地产+”模式正在推动房地产行业从单一开发走向多元融合,为产业创新和城市发展提供新动能。从轻资产运营到特色地产再到城市更新,房企正通过多维度的转型开辟新的增长空间。未来,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和智慧城市的加速推进,房地产企业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周中雨 柴亚娟 冯善书

统筹: 冯善书股票配资公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