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烟香港(06055)早盘上涨5.87%,现报12.98港元,成交额2838.95万港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等,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这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突击花钱、资金浪费等现象,政府行政支出压降的空间仍有,但长远看逐步减小。
笔者认为,当前最为关键的是,必须遏制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上马无效、低效但投资额大的基建类项目,尤其是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相比于控制政府行政支出,控制这类政府投资项目节约的财政资金更为可观。这背后需要抓紧构建一套真正花钱问效的长效机制,破解财政“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不讲节约、效果”的难题,真正将紧日子落到实处。
笔者最近观察各省份今年预算报告,发现2023年部分省份行政运转性等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得到一定压减。
比如2023年湖南省直部门一般性支出预算累计下降31%,广东压减10%。北京去年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紧急非刚性支出23.9亿元,“三公”经费减少5%。重庆去年压减各类支出55亿元。
不过要把紧日子落到实处,还面临不小的挑战。
比如,江苏今年预算报告直言,少数部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到位,突击花钱和资金浪费现象仍有发生。陕西今年预算报告称,部分单位“过紧日子”意识不强,在会议、论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铺张浪费现象。
为了落实过紧日子,今年部分省份继续压减一般性、非刚性、非急需支出。
江苏预算报告要求,今年省级部门预算公用经费统一压减 10%,运转类项目连续两年预算执行率偏低的压减不低于 5%。贵州预算报告提出,今年继续压缩因公出国、展会论坛等公务活动经费,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不低于10%。天津预算报告提出,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压减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信息化系统运维费预算。
但行政类开支经过多年压降,实际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可腾挪出的资金规模也不大。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中国各地区财政发展指数报告2022》,2008年以来行政管理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显著下降,从2008年的15.25%降至2021年8%左右,近年在8%左右小幅波动。今年一些地方“三公经费”预算数预计与去年持平,对行政类开支进行总额控制,严控新增也成为一些地方重点。
有地方财政官员跟笔者交流时也表示,经过多年压降,行政运行支出压降空间已经相对有限,腾出的资金规模与财政支出总额来比的话,也比较小。但无效政府投资类支出压减空间较大,而且制止这类项目盲目上马,节约的财政资金规模很大,这才是过紧日子需要关注的焦点。
今年1月央视播出的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中,披露了落马的贵州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再勇在担任六盘水市委书记期间,不顾地方财力和自然风光资源不多等实际情况,推动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其中有16个项目已被贵州省列入低效闲置项目,仅债务利息一项就给国家造成了9亿余元的重大损失。他主政六盘水的三年多里,当地新增债务达1500亿元,从2013年到2017年债务增长率超300%,给当地留下了极其沉重的包袱。
像李再勇这类官员,为了政绩盲目上马形象工程、低效项目,从而带来财政资金损失和沉重债务负担的,并非个案。
谈及违规举债拼政绩的心理,李再勇说:“如果当时我借的这笔钱要由我来还,我肯定不会去借,但是由政府来还我就去借了,反正过几年一换(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边继任者谁来接谁承担责任,有点击鼓传花的味道。”
这段话暴露出过紧日子背后财政资金使用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即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不讲节约不讲效果。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官员花纳税人的钱给纳税人办事,要想做到省钱又问效,就需要一套长效机制。
为了提高财政资金花钱效应,中国这么多年从预算资金安排、预算绩效管理、硬化财经纪律、各类监督等层面都做了不少事情,但相关体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健全。
比如,致力于“花钱问效”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已经推行多年,但如何真正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真正将评价结果跟预算资金安排、问责等挂钩,仍有待继续推进。如何真正遏制一些地方官员为政绩盲目上马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实。
目前不少地方也在推出健全过紧日子常态长效机制。
河南预算报告就提出,今年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各市县推进的展馆类项目、没有效益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不是必要的一律先暂停,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腾出资金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和关键环节。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最近公开表示,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部今年将从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抓好过紧日子的执行、强化过紧日子的监督三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作者系第一财经记者)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陈益刊
相关阅读 当下增加国债发行的五重意义发行国债的空间非常充足。中国中央政府债务占GDP比率低于30%,目前美国超过100%,日本超过200%。
05-15 15:04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可多个优惠政策叠加享受,养老金融发展将提速丨明日主题前瞻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可多个优惠政策叠加享受;养老金融发展将提速;今年以工代赈中央投资累计下达115亿元。
05-09 22:36 楼继伟:我们面对着推进根本性结构性改革的窗口期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如内需不足、供给过剩以及房地产和外贸部门的下行压力,但近期的经济指标显示出复苏迹象,预示着经济正稳步向好方向发展。
05-07 16:14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出口走强有望回补经济今年一季度财政发力并不明显,但2024年财政政策空间充足,总规模超10万亿元,因此二季度将是政策节奏确认关键期。
04-28 17:18 未来聚焦政策落地2024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同比下降2.3%浙江股票配资平台,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部分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2%左右。
04-26 15:0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